1月30日,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召开《海南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解读暨春节假期旅游文化市场情况新闻通气会。

  会上,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厅长陈铁军对《海南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简称“三年行动计划”)进行解读。

《海南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解读暨春节假期旅游文化市场情况新闻通气会现场

  “《三年行动计划》经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已于2023年12月30日由省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实施。”陈铁军表示,《三年行动计划》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实施布局优化、产品创新、品牌塑造、市场治理,全面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力争经过三年努力,全省旅游实现新一轮转型升级,淡旺季分明向四季兴旺加速转变,区域发展更均衡、产品业态更丰富、市场秩序更规范、旅游服务更优质、旅游形象更美好,使海南成为国内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全域旅游目的地,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力争到2026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1亿人次、接待入境游客12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450亿元,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12%以上。

  旅游业是海南发展的重点产业。《三年行动计划》的出台背景和目的是什么?陈铁军介绍,2023年9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了30条政策举措,为丰富优质旅游供给,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通气会现场,陈铁军解读《海南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

  陈铁军介绍,《三年行动计划》基于海南实际,聚焦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干货措施,从6个方面,提出27条具体措施。

  在“坚持规划引领,优化空间布局”方面提出了3条具体措施。

  一是高质量打造海口、三亚、儋州三个增长极以及其三大经济圈,发挥海口省会城市集散和引领功能,带动海口经济圈共同发展,打造以会展旅游、演艺旅游、康养旅居等为特色的滨海城市休闲及康养旅居目的地。发挥三亚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先行区和核心区的引领功能,带动三亚经济圈提升服务、交通、管理体系等,打造国际高端度假旅游目的地,争创全省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充分发挥儋州历史文化价值和儋洋一体化发展动能,整合力量联动发展儋洋经济圈,打造以东坡文化旅游、科普旅游、工业旅游等为特色的新兴旅游目的地。二是高品质打造环岛旅游公路旅游体系。围绕环岛旅游公路,整合沿线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海上运动基地、美丽乡村、灯塔、文化类旅游资源等串点成线,打造海岛人文之旅等4大主题游产品,推出“快乐久久”等10大环岛旅游精品游程。规划建设覆盖全岛的自驾车营地及运营体系。每年更新发布《海南环岛旅游公路自驾游指南》,形成环岛旅游公路特色产品体系。三是高品质打造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生态旅游产品。打造以森林康养、雨林观光、科考研学等为特色的森林生态游憩区。加快建成环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旅游公路,将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打造成为国际一流生态旅游目的地。

  在“推进产业融合,丰富高质量产品供给”方面提出了10条具体措施。

  一是高质量打造海洋旅游产品体系。持续推动三亚、海口、儋州邮轮产业发展。发展联通越南、泰国等地的国际邮轮航线。支持沿海市县有序建设公共游艇码头,发展游艇旅游。利用渔港、海洋牧场等,发展渔家体验、海钓赛事等。二是高质量建设文旅融合产品体系。支持建设一批文旅产业示范基地、文创产业园区、文创街区、文旅融合示范企业。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旅游演艺精品项目,鼓励经营主体加以积极开发。三是高质量建设体旅融合产品体系。建设一批项目集聚的体育旅游示范基地,打造 10 个以上省级体育旅游示范市县。重点开发“体育+滨海”“体育+民俗”等 8 大特色体育旅游产品。打造帆船、冲浪、热带雨林户外运动等赛事。四是高质量建设医疗和康养旅游产品体系。依托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等优质医疗资源和康养资源,结合自然疗法,重点发展高端医疗、气候康养等业态,打造一批中医药健康旅游、气候康养基地等。五是高质量建设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出台乡村旅游 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打造 10 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5 家省级乡村旅游度假区、30 家椰级乡村旅游点、50 家金银乡村民宿。以共建共享农庄为抓手,打造特色乡村旅游品牌。挖掘渔业潜力,打造休闲渔业特色小镇、美丽渔村和热带休闲渔业品牌。六是高质量建设教育和研学旅游产品体系。建设一批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依托高科技、传统文化等聚集区,打造生态旅游研学、民俗文化研学、科普研学、历史文化研学、博物馆考古研学5 大研学产品,设计推出 10 大类研学旅游游径。七是丰富发展购物旅游形态。支持离岛免税企业引进国际品牌,丰富品类。支持企业和行业协会参与旅游商品研发。扶持一批旅游商品龙头企业和品牌运营企业,建设一批商品研发、企业孵化、商品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四位一体”旅游商品基地和购物场所。打造6大特色旅游商品品牌,推进 10大类旅游商品开发。八是培育发展美食旅游。推动琼菜名品、名店等进景区。支持建设海口国际美食之都、三亚旅游美食名城。鼓励市县打造中国美食之乡,建设一批特色美食街。九是推进科技兴旅,发展智慧旅游。应用虚拟现实等先进科技,推动旅游业态、消费模式等创新提升。支持建设一批旅游科技创新工程项目,开展智慧旅游城市、景区等建设试点。鼓励企业开发数字化体验产品,发展沉浸式互动体验等新型旅游服务。开发“一部手机游海南”平台。十是推动建设一批重大旅游吸引物。引进大型投资主体,打造大型旅文商综合体或主题乐园。支持海口经济圈重点推动观澜湖、华润万象城、骑楼老街、东坡老码头等提质增效。支持三亚经济圈重点推动中旅免税城三期、海棠湾超级万象城、DFS(迪斐世)奢侈品零售商场和香水湾时尚产业供应链小镇等投资建设。鼓励支持其他市县建设旅文商综合体项目。

  在“有效开展品牌和形象塑造”方面提出了3条具体措施。

  一是开展海南整体形象推广。各市县和相关部门合力,持续投放“阳光海南 度假天堂”(冬季)、“酷酷海南 消暑度假”(夏季)旅游形象广告。构建主流媒体及新媒体宣传矩阵。二是构建鲜明的旅文体品牌体系。推广海洋文化、黎苗文化、东坡文化三大文化品牌。提升环岛旅游公路、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品牌影响力。三是打造节庆赛事活动品牌。办好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持续推出中国(海南)东坡文化旅游大会、海南国际旅游岛欢乐节、海南黎族苗族传统节日“三月三”等节庆会展品牌活动。着力打造环海南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等知名品牌赛事。鼓励市县举办“村 BA”“村 VA”等群体活动和特色节庆民俗活动,形成“月月有活动、季季有赛事”的格局。

  在“着力开发旅游市场”方面提出了2条具体措施。

  一是深入开发国内市场。每年推出有影响力的产品和新线路。加强与在线旅行商平台和旅游达人合作。推出“海南100 系列”,即 100 种特色美食、100 家品质酒店、100 家特色民宿、100 个网红打卡点、100 个特色旅游村、环岛旅游公路 100 个最美风景点、100 件最爱伴手礼。推动更多省内居民本地游优惠活动和政策出台。二是积极开发入境市场。宣传推广“阳光海南 度假天堂”整体形象、海南旅游产品和 59 国免签政策。开展“请进来”宣传和“走出去”推广,持续举办世界旅行商大会、海外旅游媒体和旅行商海南行活动。每年举办“海南文化旅游周”推广活动。在境外开展“阳光海南门店计划”。推动扩大免签政策适用范围,允许以商贸、会展、医疗、研学、文化交流、体育竞技等事由免签入境海南。

  在“提升旅游市场主体服务能力”方面提出了5条具体措施。

  一是支持旅游市场主体发展。推动招商活动品牌化,组建高效、专业的旅游招商团队,精准吸引旅游文体类企业落地海南。推荐涉旅企业纳入上市公司培育“尖峰岭”行动。二是扶持旅行社做大做强。培育有影响力的龙头旅行社。支持旅行社在国内外设立分支机构、服务网点。支持旅行社延伸产业链参股其他业态。三是支持旅游饭店提质升级。支持旅游饭店引入新消费项目,不断提高接待能力、吸引力,鼓励创评星级饭店、绿色饭店等称号或等级。依法支持旅游饭店参与政府采购和服务外包。四是完善旅游度假区、景区服务功能。引入演艺、体育等项目,实施旅游度假区、景区质量提升计划。在旅游旺季,采取增加弹性供给等措施提升接待能力。五是推进闲置、低效旅游项目赋能提升。统筹产业投资基金等资金,支持符合条件的项目提质增效。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参与闲置旅游项目和资产重组。

  在“推进旅游服务高质量提升”方面提出了4条具体措施。

  一是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开展信用等级评定和失信主体认定,推出一批诚信经营标杆企业。支持行业协会对失信会员采取公开谴责等自律措施。全面推广“一户一码”信用监管模式,完善旅游消费投诉先行赔付机制,增强“海南放心游”平台功能和扩大覆盖范围,全力营造安心、舒心、放心的旅游消费环境。 二是大力提升标准化水平。开展省级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培育一批标准化示范单位。推进外语标识标牌规范建设工作,提升国际化语言和标识引导。做好旅行社、旅游民宿评定和推广工作。三是多层次组织培训教育。建立政府、协会和企业多方参与的旅游服务质量教育培训网络,实施教育培训行动。支持行业社会组织发挥服务质量引领作用,提升从业者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实施旅游行业、公务员队伍旅游外语培训计划。四是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加大旅游市场整治力度,完善健全举报投诉、执法协作和行刑衔接机制,提高违法成本。重点打击“不合理低价游”等行为,严查强迫、诱导或变相强迫游客购物行为,定期发布市场整治典型案例,鼓励社会公众举报旅游市场违法行为。出台低空、海上运动等新业态管理办法等。

(编辑: 符月娇)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