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20时40分,海口世纪公园人潮涌动,海南大学英国籍博士留学生熊飞亮与海南媳妇吴女士并肩站在观景台前,仰头等待这场期待已久的“无人机+烟火秀”表演。
不一会儿,3000架无人机缓缓升空,在夜幕中变幻出骑楼、苏东坡、“海口号”帆船等海南文化符号,引发阵阵惊叹。
“那个是不是我们坐过的粉红色巴士?”当空中出现老爸茶·海口巴士的图案时,熊飞亮惊喜地用带着英伦腔的中文喊出。“没错!”妻子和他相视一笑。
2月12日,外籍友人(左一)参与海口府城元宵换花活动。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晖琛 摄
烟花秀进入高潮,熊飞亮和妻子并肩倚靠。6年前,这位来自英国的小伙为了爱情,毅然留在海南,眼前的美景成了他们之间的浪漫催化剂,他笑着和妻子说:“你和烟花一样美!”在七彩霓虹的映照下,他们的背影溢满幸福感。
在涌动着传统民俗热浪的海口府城老街,祖籍文昌的马来西亚华人韩俊元兴奋地跟着“装马匹”巡游队伍,不时用手机记录下这热闹的场面。
海南的年味,让韩俊元仿佛回到了家乡。“海南的换花节和马来西亚的‘抛柑’民俗很相似,都是很浪漫的习俗,都寄托着人们希望结良缘的祈愿。”韩俊元说,今年是他第三次参加换花节,通过这个习俗,他认识了许多海南当地的朋友。
当七仙女、八仙过海的巡游队伍经过时,在人群中的韩俊元踮起脚尖张望,这是他最期待的环节。童年时,他在马来西亚槟城参加元宵巡游,也见过类似的场景,许多“峇峇娘惹”,即土生华人穿着精致的娘惹服饰去巡游,和“装马匹”巡游很相似。这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让他感受到文化间的紧密相连。
有人看烟火、有人赏巡游,也有人选择在健身中过元宵。
12日下午,三亚大东海沙滩上,俄语喝彩声与海南话助威声此起彼伏。身高1米9的俄罗斯小伙古德正在参加民间力王大擂台比赛。
“元宵打擂台比健身房有趣多了!”古德抹着汗说。他刚在扳手腕比赛中成功战胜了对手,显得非常兴奋。古德在三亚住了6年,他说,没想到还能这样过传统的元宵节,不仅锻炼了身体,还让他结识了中国朋友。
民俗活动、烟火表演、健身比赛……元宵佳节,外籍友人穿梭在璀璨灯海中,与海南本地居民共同演绎着传统节庆的现代交响,每个异国身影都在续写着新的海南故事。
原标题:
花好月圆共婵娟 在琼外籍友人共度元宵佳节
他们在海南乐享地道“中国味”
记者:刘晓惠 刘杰
(编辑: 林子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