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自贸港,非遗过大年。长期以来,春节和元宵节都是中国人民的重要传统节日。为营造浓厚喜庆的年节氛围,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年俗非遗传承实践相关活动,让群众足不出户沉浸式体验海南"非遗年俗年味", 1月14日,由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组织开展,南海网、海南国际传播中心等共同参与的海南省2023年"文化进万家--视频直播家乡年"活动正式启动。本期视频带您了解琼海潭门沿海渔村地区传承了数百年的特色年俗——鲤鱼灯闹春。

春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在欢乐喜庆的氛围之中,人们庆贺丰收,结束一年的忙碌。祈福美好,展望新一年的开始。各地欢庆新春佳节的活动与形式层出不穷,而在海南省琼海市潭门镇的沿海渔村,人们用"鲤鱼灯闹春"的方式庆贺春节。

"鲤鱼灯闹春"作为琼海渔乡的一项传统年俗活动,最早可追溯到明朝,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被称为海南一道靓丽的海洋历史文化风景线。

从正月初三至元宵十五期间,当夜幕降临,由村民们自发组织起的鲤鱼灯队,便在欢快热闹的锣鼓声中登场。鲤鱼灯队挥舞着手中的栩栩如生的"鲤鱼灯",走村串户闹春送喜,为家家户户送上最美的祝福。而每家每户,也会摆好香茶,开门迎鲤鱼,纳福禄,祈祷新的一年事事顺心,年年有余。

在当地人看来,鲤鱼是吉祥的象征。而"鲤""鱼""灯"同"利""余""丁"谐音,有着大吉大利、年年有余、添财添丁的美好寓意。

鲤鱼灯队通常由8至12人组成。角色有钓鱼翁、舞珠、舞鲤鱼、护鱼等,并配有三人负责敲打锣、鼓、镲,舞者多为少年。表演时,一人操举鱼珠,戏逗鲤鱼游动。在鱼群的畅游、翻滚、跳跃和扑腾中,钓鱼翁头戴假面具、手持钓鱼竿,肩背一只竹制鱼篓,在一旁悠闲垂钓......鲤鱼灯队不论走到哪儿,哪儿便热闹非凡。村民们都喜欢跟随着鲤鱼灯队,挨家挨户地看鲤鱼灯表演。

火树银花不夜天,鲤鱼灯舞乐闹春。"鲤鱼灯闹春"这一带着海洋文化烙印的特殊年俗,体现了琼海当地海洋文化的独特形式和价值,也承载着南海渔民对美好生活的永恒向往。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