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晚,CCTV-10《中国影像方志》播出《海南卷白沙篇》节目,并重点关注白沙山兰酒、老古舞、黎锦双面绣等非遗项目传承与发展情况,还点赞白沙为呵护海南鹦哥岭自然保护区实施生态扶贫搬迁的举措。

(图说:央视报道画面截图).jpg

图说:央视报道画面截图

《海南卷白沙篇》讲述,山兰稻是白沙青松乡最重要的物产,这种适宜旱地种植的山地旱稻,在千百年的岁月里养育着大山里的黎家人,也让黎家人积淀出丰富的稻食文化。自2017年起,白沙围绕“啦奥门”打造山兰特色文化节,通过开设上山割稻、舂米打米、跳竹竿舞、饮山兰酒等一系列黎族民俗活动,让人们在欢声笑语中体验千百年前黎族先民的日常生活,同时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对于“老古舞”这一度濒临失传的非遗文化,《海南卷白沙篇》报道说,阵势大、角色多是老古舞区别于其他黎族舞蹈的显著特征,老古舞表演时,参演人数少则数十人,多则上百人,有时甚至全村人都会参与其中,这是一种集合祭祀、舞蹈、庆典、娱乐等多种形式为一体的综合活动。据悉,2011年,老古舞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6年,为加强对黎族老古舞的保护与传承,白沙在细水乡举办黎族老古舞培训班。

在讲述黎锦双面绣时,《海南卷白沙篇》这般描述:“黎锦是黎族传统纺织品的代表,漫长的岁月中,黎族人逐渐总结出纺纱、染色、织布、刺绣四种黎锦技艺,其中属于‘绣’技艺的双面绣因为技法复杂、图案精美显得尤为独特显得尤为独特。”除工序复杂、技术要求高之外,双面绣的另一个特点是配色丰富、艳丽多彩。据悉,截至2019年,白沙全县已设立黎锦传承馆、校内黎锦培训基地等黎锦传承场所二十多个,累计培训学生四千多人,而随着各类黎锦合作社的成立,黎锦作品也正通过网络等渠道销售到全国各地。

在这期节目尾声,还报道了白沙有关部门为保护海南鹦哥岭自然保护区,于2015年开始对白沙南开乡道银村、坡告村实施生态扶贫搬迁,并帮扶老百姓发展“绿色”产业实现增收。

原标题:央视《中国影像方志》关注海南白沙非遗文化

记者:曾毓慧

(编辑: 王红艳)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