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里秦川,一望无垠。这片波谲云诡的黄土地上长出金灿灿的麦子,也“长”出了陈忠实先生的经典文学作品《白鹿原》。

  今年12月11日至12日,脱胎自小说《白鹿原》、被誉为“中国话剧扛鼎之作”的陕西人民艺术剧院有限公司(下称陕西人艺)的话剧《白鹿原》即将首次来到海南。拨开时间的面纱,我们终于可以借由话剧舞台,与遥远白鹿原上的关中汉子、女人们展开跨越一个世纪的对话,在滚滚向前的时代洪流中,和白、鹿两家人一起蹲在祠堂口,为他们悲剧的一生共一声长叹。

话剧《白鹿原》中每一个人物都很鲜活

  初心犹在,筋魂犹存

  “我叫田小娥,不是飞蛾扑火的蛾,是嫦娥奔月的娥!”话剧中的这句台词,是编剧孟冰经过跟陈忠实先生多次交流,再把小说一章章拆散、一点点“嚼烂”,最终自己提炼、创作出来的。乍一听,不是小说原文,但仔细琢磨,就能品出其中的意味与书中田小娥对自由的向往十分契合。

  原著《白鹿原》讲述了白、鹿两个家族长达半个世纪的恩怨纠葛,字数超过50万字,话剧舞台上却只有近3个小时的呈现时间,着实是一项不小的挑战。孟冰用“如履薄冰”形容自己的改编过程,为此他做的“功课”多达几十份文本,厚度远远超过原著的十倍之多。他笑道:“我不敢说是用生命来创造这部戏,但起码用一种生命的态度才能对得起陈忠实先生。”

  小说被孟冰一点点拆散、揉碎,重新消化后,核心情节被他强化了,最终他保留了巧取风水地、恶施美人计、孝子为匪、亲翁杀媳等主要情节,同时又在和陈老先生沟通的基础上加入了自己的思考:“比如田小娥那句台词,不是在说单纯的男女之间的那点事儿,而是对人性、生命、命运的阐释。”

  剧本创作出来了,如何在舞台上实现,则是导演胡宗琪需要统筹解决的。他告诉海南日报记者:“原著无疑为我们这些创作者提供了足够的时间跨度、人物关系、情节容量。作为一个话剧导演,在拿到剧本的同时,就该知道自己要去完成的不是对于文本的解释,而是重构。”

  深入人心的经典大IP如何重构才能不负盛名?胡宗琪大胆尝试、创新,探索出了舞台表现的新路子:比如,原著中出现的人物多达80多个,而他精简了整体篇幅,减掉了个别次要人物;再比如,在悲剧的故事基调下,胡宗琪大胆引入了歌队的表现形式。“歌队”是古希腊悲剧中一种特殊的戏剧因素,类似于现代戏剧的旁白。在话剧《白鹿原》中,村民族人的群众演员们不只是演员,在剧情需要时,他们也在舞台上提示、诉说、解析……以旁观者的身份为剧情作注脚,或推波助澜。

白、鹿两家人常蹲祠堂口

  以忠实纪念忠实

  一切构想最终都落在舞台的呈现上。

  如果在微博或豆瓣网站上以“陕西人艺《白鹿原》”为关键词搜索,搜索结果大多都提到了舞台呈现:演员、场布、音效、灯光、台词、道具……观众们对其中浓浓的陕西味儿印象深刻,尤其是陕西本地观众更是拍案叫绝。这也是创作团队的创作理念:“以忠实纪念忠实”——最高的敬意就是无限接近《白鹿原》中那个原汁原味的陕西。

  灯光暗下,幕布拉开。灯光再次亮起时,舞台上完美还原的陕西建筑风格的灰墙门头匾额把观众一把“拉”进20世纪的关中。牌楼、祠堂、瓦房、庙宇、麦场、窑洞,布景工整厚重,色调阴暗冷峻,偌大的真实的白鹿原就在一方小舞台上铺陈开了。

  剧情上演。演员们都穿着暗色调的服装,操着一口关中方言,一开嗓,似乎就能想象得到他们蹲在黄土高坡吃biangbiang面的场景。有观众曾评价:“舞台上根本没有演员,舞台上就是一群白鹿原的生民,看完根本记不住演员,因为他们就是小说中的那个人物!”

  实际上,当初在挑选演员的时候,创作团队考虑的就不是“谁能演”,而是“谁就是”。陕西人民艺术剧院有限公司院长李宣透露,这样的选角思路离不开陈忠实先生的鼓励——从《白鹿原》筹备之初,陈忠实先生就给予了大力支持,不仅对版权费分文不取,更亲临排练现场,鼓励团里“不必用明星,让娃们演,亮出老陕风采”。

  这样的老陕风采,李宣将其称之为“土壤的味道”,而这也是她认为陕西人艺版《白鹿原》有别于其他版本最大的一点,“比方说,我们的演员很多是陕西人,讲的也是陕西的故事,在人物塑造、方言上,更带有‘泥腥味’。演绎起来,更有陕西生冷硬蹭倔的含量。”

  但在亮出老陕风采的同时,创作团队也十分克制。胡宗琪告诉记者,《白鹿原》不以音效冲突力度和情感强度来推动情节、渲染情绪,即便是华阴老腔这样充满陕西特色、表现力饱满的艺术形式,在《白鹿原》的舞台上,也是点到即止,留下足够的空间引人遐思。“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在,桃花依旧笑春风。”在田小娥化蝶时,华阴老腔响起,如泣如诉,粗犷,悲凉,恰似田小娥悲剧的一生,堪称点睛之笔。

话剧《白鹿原》剧照

  陈忠实最满意版本

  经过两年的筹备与打磨,陕西人艺版的《白鹿原》终于在2015年底首次亮相,并成了陈忠实先生最满意的一版。观演后,陈老先生对创作团队说:“谢谢你们把《白鹿原》演活了。”其长女陈黎黎甚至几度哽咽,连说了三遍“很满意”。

  走过了45座城市50个剧院,这个版本的《白鹿原》也得到了主流媒体的交口盛赞:人民日报赞叹其将原作宏富的50余万字鬼斧神工搬到舞台上,无异于创造了奇迹,这是对名著改编的完美呈现!光明日报称:如果说小说《白鹿原》是一个民族的秘史,那么话剧《白鹿原》就是对民族秘史的一次极致的形象透视。北京晚报称,小说《白鹿原》已经是现代文学中首屈一指的经典之作,难能可贵的是话剧《白鹿原》给了文学更加活灵活现的生命……

  在专业领域内,陕西人艺版《白鹿原》也获得了不俗的成绩。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剧协主办的第六届“国际戏剧学院奖”中,《白鹿原》斩获优秀剧目奖、最佳主角奖、最佳配角奖及最佳新人奖四大奖项,实现了中国话剧在国际戏剧舞台上的华丽绽放。而孟冰也凭借《白鹿原》,获得了2016年度壹戏剧大赏“年度最佳编剧”,从而证明了《白鹿原》从小说到戏剧的文化高度一致性。

《白鹿原》有一种悲怆的力量

  作为今年的压轴大戏之一,这出精品话剧即将在海口湾演艺中心上演。“保利院线是全国最大的演出运营集团之一,我们将以这出高规格的《白鹿原》丰富广大市民的文化餐桌,同时也是把国内水平最高的戏剧艺术带到海口,逐渐提升观众的欣赏水平和文化修养,从而推动海口市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完善城市文化服务功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海口湾演艺中心业务经理李倩表示。


(编辑: 符月娇)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