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刚吃过早饭,来自黑龙江的游客李书明就带着9岁的女儿赶往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刚从停车场走出,李书明老远就发现馆外入口处排了长队。
尽管春节假期已过,不少市民游客错峰出行前来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其中大部分观众冲着“深蓝宝藏——南海西北陆坡一号和二号沉船考古成果特展”而来。
这并非李书明第一次参观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进入展馆内,他便带着女儿直奔6号展厅——“深蓝宝藏——南海西北陆坡一号和二号沉船考古成果特展”。他告诉记者,“前段时间听说南海博物馆开设了深海考古特展,今天特地带着小朋友们过来参观。”
南海西北陆坡一号和二号沉船遗址是中国在深海考古领域的重要发现。一批来自海底1500多米、“沉睡”了500多年的珍贵文物在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首次亮相。其中,共展出两处沉船遗址出水文物408件(套),还有故宫博物院等借展文物34件(套)。
此次展览备受瞩目的展品是珐华彩瓷器,共有13件(套)精品展出。在6号展厅里,珐华彩莲纹梅瓶等珍贵文物的展柜被观展的人群围得里三层外三层。游客们纷纷掏出手机,记录下这些珍贵文物的独特魅力。
游人在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参观。特约记者蒙钟德 摄
据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这些珐华彩瓷器十分罕见,一号沉船出水的珐华彩瓷器更是首次在沉船中被发现。这些考古新发现,证明了明代中期景德镇珐华彩瓷器外销,为寻找窑址、厘清来源提供了实物资料。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特别设计开放“飞阅南海”数字飞行影院。该影院使用先进的手法和技术,展现南海西北陆坡一二号沉船遗址、南海地理知识、水下文化遗产、海洋生物多样性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情景等内容,进一步延伸展陈内容。
游人在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特约记者蒙钟德 摄
走在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里,年轻游客的身影引人注目,他们或三五成群,或独自前来,对博物馆内展出的文物充满好奇和热情。1月28日以来,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日均接待游客约1万人次,博物馆“热”持续不断。
深海里的“裱花蛋糕”——梅瓶沥粉技艺体验、遇见红绿彩——手绘红绿彩瓷、南海寻“宝”记之喜闹上元……接下来,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还将继续开展一系列精彩纷呈的社会教育活动。通过互动体验的形式,让文博爱好者们更加深入地感受中国海洋文化的独特魅力。
“春节和家人来海南游玩,几天前来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参观正好赶上‘南海馆里过大年’新春系列活动,又带着小朋友体验了“飞阅南海”,感觉咱们博物馆的活动太有特色了!”2月6日,带着春节在海南留下的美好回忆,宁波游客刘晓琳一家心满意足地踏上归途。
原标题:春节假期以来,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日均接待游客约1万人次
记者:陈子仪
(编辑: 林湃)